中超联赛下注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

【科普】这些常见的豆制品“伪装者”,其实不含豆

发表时间:2023-09-07 15:56

豆制品主要分为两大类,即以大豆为原料的大豆食品和以其他杂豆为原料的其他豆制品。豆类经过加工后,不仅蛋白质含量不减,而且还提高了消化吸收率,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同时,各种豆制品美味可口,促进食欲,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。


大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很多豆制品也深受大家喜爱。鱼豆腐、日本豆腐、千页豆腐……可你知道吗?生活中常见的这些“豆制品”并不含豆。

这些“豆制品”,其实不含豆

1.鱼豆腐

鱼豆腐是火锅、麻辣烫、麻辣香锅里的“常客”,既有鱼的味道,又有豆腐的口感。虽然叫“豆腐”,其实成分以鱼浆为主,配料是淀粉、糖、盐、油,黄豆只占极少一部分。

市场上多数鱼豆腐中鱼和豆的含量都很少,加之含有较高的糖、盐和油,经常食用可能增加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患病风险。


2.千页豆腐

千页豆腐是很多人喜欢的豆制品,但它不是豆腐做的,而是以大豆分离蛋白、淀粉、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料,经搅拌均匀后醒发而成。


相较于传统豆制品,其钙、大豆磷脂等含量很低,且还可能加了不少油和盐,同样不利于健康。


3.日本豆腐

这种豆腐口感润滑,而且做法多样,已经成为餐桌上的新宠。看看它的配料表,其实主要由鸡蛋、水和盐构成,完全不含黄豆。因其含盐量较高,高血压人群应尽量少吃。


4.杏仁豆腐

杏仁豆腐被很多人喜欢,除了有豆腐的口感,还带有杏仁的清香。


其实,市售的杏仁豆腐中并没有黄豆,主要由杏仁、糖、鲜奶或奶精做成,蛋白质含量虽然与真正的豆腐相差不多,但糖分较高。高血脂、高血糖、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少吃。


除了这些“伪装者”,还有一些豆制品虽然含豆,但是通过豆浆、豆腐等再加工制成的,多了几道手续,不但流失了较多的营养,还增加了不少脂肪。


这些豆制品

营养流失多,脂肪又超标



①100克油豆皮=2碗米饭。豆腐在油炸过程中会携带过多的油脂,热量自然会显著提高。


②100克豆泡=3碗米饭。豆泡和豆皮一样,也是油炸食品,因为中间空心,更容易吸收油脂。


③100克腐竹=4碗米饭。腐竹是烧热的豆浆,静置一段时间,上面形成的一层膜,挑起晾干而成。虽然蛋白质含量高,但脂肪含量也不低。


最后还要提醒大家,豆制品其实最好和一些菜搭配着吃,营养翻倍。像和肉类搭配,起到“蛋白质互补”的作用,并增加蛋白质的吸收率;和萝卜等蔬菜搭配,还能减少因吃豆制品出现的胀气反应。

优质的豆制品,更值得吃



说完了豆制品中的“伪装者”,真正有利于健康的豆制品应该是这样的:“非油炸、少添加”,只经历了“磨浆、过滤、煮开、加凝固剂、挤压水分、发酵”中的全部或部分程序,带有大豆的自然香味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蛋白质、钙、钾、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物质,比如原味豆腐(干)、豆腐脑、豆浆、纳豆等。



1.豆浆

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概只有65%,而打磨成豆浆后,会破坏其细胞壁,利用率可提升至84.9%,更利于人体吸收。而且打豆浆时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点坚果、红枣、山药、薏米等,营养更翻倍。建议每天可以喝300ml左右的豆浆。



2.豆腐

豆腐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0%以上。另外,将豆腐和肉、蛋类食物一起搭配,可以补充蛋氨酸,提高豆腐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。


知名医学期刊《JAMA》子刊《JAMA Internal Medicine》曾发布一篇针对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长期健康影响的文章。结果显示:比起动物蛋白,每日摄入植物蛋白占比每增加3%,过早死亡的风险就降低10%。


注意:比起散装豆腐,专家更建议大家购买盒装豆腐,其经过杀菌处理,饮食卫生更安全。而且买来的豆腐一定要尽快吃,避免久放变质。


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,成人每天摄入40g左右的大豆为宜,换算一下,大约相当于175克内酯豆腐或150g南豆腐或75克北豆腐。



3.豆豉

大豆经过发酵后,会产生一种叫做豆豉纤溶酶的物质,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溶解血栓、保护血管,而且对于三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。



4.腐乳

腐乳被誉为“中国奶酪”,是因为它和奶酪有相似的营养与质地。


腐乳是腌制发酵物,会新生成维生素B12,它能帮助预防恶性贫血;而红色腐乳往往还会加入红曲,能活血化瘀、健脾消食。


注意:腐乳的含盐量和嘌呤含量普遍较高,可以作为粥的配菜,或者代替部分盐做菜,也可以抹在馒头片上吃。但一定得控制好食用量,高血压、痛风、肾病患者少吃为宜。


这四个谣言要认清


1

豆制品吃得越多越好吗?错!

在量上,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大豆25克(生重)及以上,相当于72克北豆腐、140克南豆腐、365毫升豆浆、175克内酯豆腐、55克豆腐干或者40克豆腐丝。


因为蛋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,如果过多摄入豆制品,会加重肾脏负担。

2

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?错!

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,大豆中黄豆总嘌呤含量为218毫克/100克,但加工为豆浆后总嘌呤含量在8~63毫克/100克之间,属于极低嘌呤组或低嘌呤组。
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李迪曾刊文指出,在豆制品加工、制作、烹饪过程中,相当一部分嘌呤溶于水流失掉了。吃同样量的食物,吃豆制品比直接吃黄豆摄入的嘌呤少很多。

3

吃豆制品会导致孩子性早熟?错!

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科主任唐维兵说,大豆的确含有植物雌激素,比如大豆异黄酮。植物雌激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微弱,适量摄入豆制品不会引起性早熟。

4

豆制品吃多了会导致乳腺癌?错!

正常食用豆制品不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,更无需担心导致乳腺癌等。2009年发表在《美国临床营养学》上一篇针对七万多名中国女性的研究发现,从青春期就开始摄入较多豆制品的人,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摄入较少的人降低约40%。

END

信息来源: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

转载只为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文章分类: 公司新闻

常用链接

客户服务系统

送检须知

送检流程

快速访问

客户

新闻媒体

求职者

地址:石家庄市红旗大街513号古韵文化广场C座

电话:0311-67509201

传真:0311-85335913

QQ:474143243

备案号:冀ICP备15019962号-1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